不能吃太多?]
康强点点头,语气更加郑重些许。
“在民间有“常吃蕨菜长寿”的观点,不过在中医看来,蕨菜性质寒凉,又入脾经,不仅对阳虚、气虚体质人群不利,即便健康人长期食用也会损伤脾胃。
而古人在很早就注意到了蕨菜的副作用,如药王孙思邈就强调蕨菜‘久食成瘕’。
唐代医药学家孟诜在其着作《食疗本草》中提到蕨菜‘令人脚弱不能行,消阳事,缩玉茎,多食令人发落,鼻塞目暗’。
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记载蕨菜:苦,寒,有毒。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援引陈藏器的观点,记述道:(蕨)小儿食,脚弱不行,四皓食芝而寿,夷齐食蕨而夭,固非良物。”
康强话音落下,直播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植物币:听懂了,体虚的人吃不得,越吃越虚……]
[自不自觉:我……不吃了捂脸]
[i在你自己:咳咳,看来我能随便吃了,不要问,问就是火气太大了,不怕副作用!]
[自制冰激凌:对对对,你对着草地嘘嘘草地都得干枯……]
见直播间讨论的角度逐渐歪楼,康强连忙出声把话题拉回来。
“咳咳,刚才说了古人对于蕨菜‘副作用’的看法,现在来说一下现代的,毕竟现代能研究的更透彻。”
康强又换了一种正经的语气。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欧洲已经有研究发现长期食用蕨菜可能与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有关系。
后来在1983年,日本中部山区的一项调查发现,当地居民中,经常食用蕨菜的男性,食道癌发病率是对照组的2.1倍,而女性则是3.7倍,而这也引起了日本学者的注意。
随后,日本学者首次从蕨菜中分离出一种毒性成分“原蕨苷”,根据研究发现,原蕨苷在蕨菜的根、茎、叶中均存在,而在叶芽苞部分的含量最高。”
[咕咕咕子:不是,怎么越说越恐怖了啊!现在都来癌症了,我都不敢吃了捂脸]
[字不知火舞:主播这是让你吃吗,这是让你直接不吃!笑哭]
直播间在讨论,康强则是继续说了下去。
“ 后来在各国科学家之后所做的一系列动物实验显示,连续大量摄入新鲜蕨菜或原蕨苷都能够诱发畸变、癌变和基因突变。
所以在2011年,欧洲蕨被世卫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意味着它已被证实对动物有致癌性,对人可能致癌。
并且根据生化研究发现,原蕨苷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化合物,可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室温酸性情况下可转变为无致癌活性的蕨素B,在碱性情况下则可能转变为一种不稳定的二烯酮类化合物,可令DNA结构变得不稳定而发生断裂、从而引发一连串异常细胞反应,最终导致细胞突变的产生,诱发癌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实验动物唾液的碱性环境就很可能是原蕨苷表现出致癌作用的原因。”
[龙龟薄纱鳄鱼:嗯?咋突然就听不懂了!]
[西瓜水:突然深奥起来了捂脸]
[咕咕咕子:不是,真不敢吃了啊哭]
“也不用那么害怕。”康强安慰道:“因为迄今为止,对于原蕨苷的毒性和限制剂量,国际上尚无明确标准。”
“而原蕨苷对人类致癌性的证据也有限,并且对于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原蕨苷列入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3类致癌物清单中,也就是对人类致癌性可疑,但是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作为证据这个清单中。”
[含税总价:这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