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公侯伯三大佬(3 / 4)

霆就在朱由检的示意下,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朱由检在咳嗽了一声之后,就直接开始进入了正题,向胡文霆提起了潇湘院的事,问胡文霆能不能适当的给予照顾,象征性的向他们收个几百两银子就算了。

胡文霆淡淡的开口说道:“陛下,既然你都开了金口了,我就算不收一两银子也可以帮他们办事。

不过,我想在此提醒一下陛下,嘉定伯他身为国丈,居然能拿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来劳烦你这个一国之君,他还有没有是非观念。

他是不是把陛下你,纯粹当成是他周家的女婿了,而忘记你是堂堂的大明国君,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国事。

我就纳闷了,难到在他眼里,他一家青楼的事情,居然能重要到和整个大明的国事相提并论的地步?

陛下,要我说吧,你的皇后什么都好,就是她的这个老爹太不靠谱了,她的这个老爹不仅不能为陛下和大明提供哪怕是一分的助力,而且还会时不时拖一下陛下你和皇后的后腿。

他们这些勋贵都号称是与国同休的,他们也不想想,国家一旦不复存在了,还能有他们的好日子过吗?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捞来的海量银子,最终还不是便宜了那帮流民,到头来他们除了保住了一条命之外,什么也没能留下。”

胡文霆越说越来气,不知不觉的就把一些史料中记载的内容给说了出来。结果把朱由检说得是一脸的尴尬,而一旁的王承恩则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最后,胡文霆发现自己说得有些过了,于是就不好意思的对朱由检说道:“陛下,请原谅我有些失态了。我还是那句话,陛下你的吩咐,我一定会照做的,不过也请陛下在今后能留个心眼。

毕竟你是一国之君,万事都要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去考虑,不能光为了维持你一个小家的和睦,而置整个大明天下的利益于不顾。”

朱由检心有不甘的问了一句:“老师,嘉定伯真有您说的那么不堪吗?史料中都是怎么评价他的?”

胡文霆苦笑着说道:“陛下,按道理说,嘉定伯是你的老丈人,又是我非常钦佩的周皇后的父亲,我理应也对他充满尊重才对,可史料中关于他的描述,实在在乏善可陈,让我这么也无法对他表示尊重。

这么说吧,嘉定伯他和你的周皇后完全是两类人,周皇后她是识大体,特别仁心仁德的皇后,史料中对她的评价是‘为了挽救大明的存亡,周皇后已经是竭尽所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而史料中对她的父亲嘉定伯的评价主要就是‘贪财吝啬’四个字,其它的一些细节,为了你和周皇后的面子,我就不多说了吧。”

这是胡文霆第一次在自己面前,给了一个人完全的负面评价,因此朱由检还是对此保持了比较慎重的态度,他相信胡文霆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在自己面前否定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当朝国丈。

也就是说朱由检在心里已经基本上认可了胡文霆的说法,但让他有些为难的是,待会该怎么向皇后进行交待。

看到朱由检脸上露出有些为难的样子,胡文霆就笑着对他说道:“陛下是怕待会不好向皇后交待吧?你放心好了,你把事情告诉皇后之后,皇后不仅不会责怪于你,而且还会派人去教训嘉定伯一通。

你可别忘了,刚才我曾告诉过你,史书中对皇后的评价是‘识大体’,也就是说她能很清楚的知道,家事和国事,到底哪个更重要。”

其实,胡文霆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是很讲究技巧的,他在对周奎给出负面评价的同时,也不忘对他的女儿,也就是周皇后拼命的进行拔高褒奖,以期在朱由检的心里能达到一个平衡作用,让他不至于对自己的话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