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哪怕就是一个后世的普通百姓,也大多都知道这两个人。
于是胡文霆就笑着对王承恩说道:“一个徐家、一个邓家,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分别就是徐达和邓愈的后人了。哎,真没想到,两个在当年曾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后人居然沦落到要靠青楼这种营生来捞钱了。
也不知道这两位的在天这灵,在得知他们的后人沦落到这种地步之后,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大骂一声‘不肖子孙’。”
对于胡文霆的这些感叹,王承恩同样是不敢接话,只能在一旁尴尬的笑了几声。
随后,胡文霆又接着问道:“我记得徐家和邓家在大明开国之初,都是被封为世袭国公的,怎么现在他们邓家的却变成侯爵了?”
听到胡文霆的这个问题之后,王承恩又来了精神了,因为他又可以在胡文霆面前卖弄一番他的博学了,于是,王承恩在咳嗽了一声之后,就开始向胡文霆介绍起其中的缘由来。
洪武三年,邓愈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晋封卫国公。
洪武十年,邓愈挂帅西征川藏地区,在归途中生病去世,终年四十一岁。邓愈去世后,被太祖追封为宁河王,其子邓镇袭位,改封申国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邓镇娶韩国公李善长外孙女为妻,因涉及“胡惟庸”一案,在洪武二十三年被夺去爵位并诛杀。
在其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朝廷都没有再续封邓家的爵位。直到弘治五年,邓镇侄曾孙邓炳被孝宗皇帝封为世袭锦衣卫指挥使。
嘉靖十一年,邓炳之子邓继坤被世宗皇帝封为定远侯,从此,邓氏一族就变为了世袭的定远侯,目前的定远侯是邓家的第八代,名字叫做邓文明。
当胡文霆听到王承恩说出邓文明这个名字的时候,胡文霆大脑中忽然闪了一下,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再仔细一想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曾经在一些史料中记载的,关于崇祯朝殉难勋贵官员的名单中看到过这个名字。
既然邓文明这个名字能够出现在史料中,想来应该不是什么普通百姓,那么史料中记载的邓文明,很有可能就是如今王承恩口中所说的定远侯邓文明了。
于是就随口问王承恩道:“王叔,您对这个定远侯邓文明了解吗?他为人怎么样?”
王承恩想也没想就回答道:“公子爷,据咱家的了解,这个定远侯为人还是挺不错的,为人做事都非常低调,对万岁爷也非常的忠心。
再说了,聆音阁也不是在他手上创办的,而是他的祖上留下来的产业,他总不能把它给扔了吧。事实上,自从前些年,如今的定远侯袭爵之后,他对聆音阁的事情都是不太过问的。
要不是万岁爷在多方面给予他关照,聆音阁怎么也到不了和其它两家相提并论的地步。”
胡文霆听完王承恩的介绍之后,心里大致也有了个数,对聆音阁负责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能够理解了。
接着,王承恩又向胡文霆介绍了一下徐家的情况,徐达作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同时也是被追封的开国“六王”之首,生前被封为魏国公,与其他大部分功臣被屠戮除爵不同,其长子徐辉祖承袭魏国公,真正做到了世袭。
同时徐达的第四子徐增寿,由于在靖难之役中私下向成祖传递消息导致被建文帝所杀,为了表彰徐增寿的忠诚和贡献,成祖追封其为定国公,世袭罔替,并令其子徐景昌继嗣,并在后来随成祖一起迁移到了北平京城。
而南京那边徐辉祖的魏国公也仍然保留,以此顾念徐达的功绩。目前京城这边的定国公是徐允祯,是在年初刚刚袭的爵位。
说话间,胡文霆就随着王承恩来到了乾清宫,在和朱由检打过招呼之后,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