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章(2 / 4)

自己的工作证,焦急地说道:“小同志,快让开,我有要紧事儿要忙!”。

负责警卫的战士,认真地检查了工作证,而后抵还给码头,敬了一个持枪礼,就放行了。

码头将马拴在旁边的旗杆上,嘱咐门口的小战士帮忙帮忙看着,自己带着警卫员,往里面冲。

现在的中央,是大杂烩,十几个部门合在一起。

码头和警卫员两人,顺着七扭八歪的走廊,走进了一栋小院子中。

军事委员会。

这是瑞金最重要的部门,兵戈指挥之所,所有的对外战争方针,全从这里发出。

重要场所,只认证件不认人。

码头每进一道门,就要上交一次工作证,而且还得不停地回礼。

这跟码头刚到瑞金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就连教员都借住在老乡家,没有怎么多的机构,平常办公开会,就在旁边的破祠堂当中。

现在盘子大了,官僚气息也重了。

办什么事儿,都需要开会、请示。

在上海的时候,就有一位纵横官场的老前辈说过,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一天开八场会,就说明这个单位要走下坡路了。

“李部长,好久不见,今天您怎么有空过来了?是过来找副主席的吧?”

“现在不赶巧,副主席现正在开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会。”

“要不,您过会在过来!”

码头正低头往里走,就撞见了副主席的机要秘书。

熟人见面,自然热情地打招呼。

机要秘书大人,见怎么焦急,就知道是来找副主席的,于是轻声告知。

十万火急的事儿,码头也顾不上开不开会了,焦急的说道:“富春,我的很着急。”

“就几句话的事儿,还请你把副主席请出来。”

“要快!”。

富春也听出码头语气之中的焦急,只能点点头,勉为其难地往院子里面走。

码头没有进去,而是等待院子门口,看着墙上的水珠。

“稼轩,有什么急事儿!”

副主席端着胳膊走出院子,对正在门口打转转的码头,柔和地问道。

码头关切的看向副主席的胳膊,问道:“领导,这阴天下雨的,您的胳膊又疼了吧?”。

副主席端着的胳膊,是因为北伐的时候,坠马而照成的。

战火前线,医疗手段,十分的匮乏,只能简单的处理。

由此就落下了病根,只有端着,才能得劲一点。

可骨伤,最要命的就是阴天下雨,疼痛会从骨头缝爬出来,折磨着你。

“别提了,正是难熬的日子,就没有晴的时候。”

“不说我的老毛病了,离心脏远着呐!”

“还没怎么快,见马克思。”

“我听富春同志说,你有要紧事儿找我,别在这里杵着了,进来聊!”

副主席苦恼了一下自己的伤病,而后就带着码头,进了院子。

院子中都是进进出出的机要工作人员,也不是谈话的地方,便进了副主席的办公室。

挥退左右,办公室内就只剩下,码头和副主席。

“领导,出事儿了!”

码头也没有废话,一上来,就把调子订了下来。

副主席目前最不想听到这句话,刚才会上,这句话,就一直萦绕在耳边。

现在瑞金是一副乱局,从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到瑞金的清苦岁月。

让这些自视过高的理论家们、,住的不太习惯,但这都是小问题。

顶着读书人的名头,但都是泥腿子出身,喝了几天咖啡,没办法冒充世家贵胄。

路线之争,才是最为重要的。

一个人活在世上,生了两只脚,天天不知不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