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悲路岐(1)(4 / 9)

暮云碧 吴小舰 11218 字 2020-08-11

犁。”

更令人嗟叹的是,南宋诸陵的遭遇,比之北宋诸陵,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历史上历代帝陵,虽多遭盗掘,但论惨酷如南宋诸陵的,当真是无出其右。

南宋灭亡后,帝王诸陵遭到数回穷凶极恶的盗掘洗劫,以致陵废尸毁。其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时任江南释教都总统的西域僧人杨琏真伽,先将诸陵一一盗挖,盗走随葬的各种珍宝,其后又将陵中诸帝的遗骸,杂以牛马枯骨,埋于临安的故宫中,又在上面筑一高十三丈的白塔压之,塔名“镇本”,以示宋人永世不得翻身之意。厉鹗、沈嘉辙等人撰著的《南宋杂事诗》有云

“故宫思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哭灵。”

后世袁宏道亦曾作文叹道

“冬青树,在何许,人不知,鬼应语。杜鹃花,那忍折,魂虽去,终啼血。神灵死,天地暗,伤心事,犬儿年。钱塘江,不可渡,汴京水,终南去。纵使埋到崖山崖,白骨也知无避处。”

自元以降,南宋诸陵虽偶有修葺,却也难逃陨圮隳残的命运。斗转星移,当年的巍巍皇陵,气派何等的恢宏,终是荡为寒烟,消逝在缅邈的历史尘雾之中了。

一劫听白衣雪说,要去找一位神医来医治病疾,不禁一怔,笑道“进山采药?施主错了,我们要找的那位神通人物,可不是什么名医大夫,而是一位在宝山中的守陵人。”

白衣雪自幼生于北地,不知其间的种种因由原委,奇道“守陵人?”

一劫若有所思,说道“嗯,正是。此处是攒宫山,我们要找的那位奇人,一生追随先皇,终生未娶,后护佑先皇梓宫南归,便来到这山中守陵,算来已有……”微微曲指一算,道“嗯,已有一十七个年头啦。”

白衣雪道“他……他能治好晚辈的伤?”寻思“原来大师带我不是来访求名医的,而是要找一位守陵之人。是了,说他是奇人,当年追随过先皇,说不定守陵之前,是宫中的一位御医,手上有些治病的秘方,至于能否对症,解了化血神刀的毒质,大师心中也实无把握。”又想“化血神刀太过霸道,就算世上最高明的大夫遇到了,怕也束手无策。一劫大师受莲池大师所托,不便推辞,只好另辟蹊径,来找这位守陵人,那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不得已而为之了。”念及此节,不由地心下一阵难过,一股冷风透过布帘,吹入车中,但觉遍体生寒。

一劫听出他口气中满是狐疑,微笑道“施主有所不知,那人有通天彻地之能,架海擎天之神,只是深藏若虚,早已不问江湖之事,就此归隐了山林。他如肯答应医治,化解施主身上的化血神刀之毒,嘿嘿,只怕也不在话下。”

白衣雪听到这位守陵人有“通天彻地之能,架海擎天之神”,又惊又喜,颤声道“世上还有如此神通之人?他的武功究竟有多深?”

一劫凝思片刻,一字一字缓缓地道“深不可测。”

白衣雪喃喃地道“深不可测?深不可测?”思潮腾涌之下,强自镇定心神,说道“敢问大师,这位前辈高人尊姓大名?”

一劫微微一笑,说道“嗯,他复姓百里,名讳上‘尽’,下‘染’……”

白衣雪寻思“百里尽染……百里尽染……师父他老人家博学多闻,为何未曾听他老人家提及,武林中还有这么一位姓百里的前辈高人?”

转而又想“哦,是了,师父曾说,武学无涯,纵是天赋异禀之人,究其一生,又如何能够穷尽?一个人武功再是高强,也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知古往今来,武林中有多少奇人异士,他们用一生去体认和参悟的,是武学的最高境界,他们视武学为终生不变的一种修为,并不在意什么留名千古,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因无甚么声名而湮没其间。这位百里老前辈,应当正是不图虚名的个中人物。”言念及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