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深夜在此下葬棺木,并非鬼怪在作祟。”
棺材拦住了去路,一劫等了半晌,一直不见有人前来抬棺,侧耳细听,风中那哀哀戚戚的哭声,不知何时也停止了。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衲子深夜赶路,还望各位施主借道行个方便。”声音远远地传送开去,但闻空林飒飒,却无一人应答。
一劫微一沉吟,身形晃动,跃下马车,缓步向那三具棺材走去,离得尚有数尺之远,突听中间那具棺材“嘎嘎”作响,似是棺木之中有物要掀开棺盖,爬将出来。一劫饶是胆大,也被吓得寒毛卓竖,一颗心几乎要跳出胸腔“莫非棺材中的千年僵尸要复活?”
他停下脚步,屏气凝神盯视着那具棺材,隔了半晌,“嘎嘎”之声虽不绝于耳,然而似乎棺盖钉得十分密实,僵尸在棺内百般抓挠,始终难以出得棺来。
一劫心下发毛,暗想“究竟是人是鬼,打开了棺盖,总见分晓。”一提右掌,便欲一掌拍出,恰在此际,山道雾气弥漫深处,忽地“哐”、“哐”、“哐”,传来三下阴森的锣声,雾气中有人扬声说道“阴人走脚,阳人走了——了——”声音钝涩冰冷,阴气森森,深夜听来,让人不寒而栗。
一劫心中惊疑不定,前方“叮铃铃”“叮铃铃”,一阵尖锐的铃声骤响,极是刺耳,薄雾中又有人高声吆喝道“招魂铃响,生人勿近哪——”那人腔调绵长,渐行渐近。山道狭窄,马车难以掉头,一劫无路可避,只得站定不动,静观其变。
锣铃声渐近,雾气中蹦蹦哒哒地现出两个人来,影影绰绰,瞧不真切,行得近些,一劫方才看清是两名中年汉子,令人奇怪的是,二人膝盖僵硬,似是无法曲膝行路。行得更近了,那两名汉子面色枯瘁,脸上的表情亦十分僵硬,深陷的眼窝,嵌着的两颗眼珠子,也都直勾勾地瞧向前方,一动也不动,既像是两具飘荡的尸骸,又似是毫无生气的幽灵,全然不似是个活人。
一劫心中惊疑不定“原来不是人,竟是夜间的行尸走肉?” 再行得近些,一劫见那两名汉子头戴一顶青布帽,身穿黑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他云游四方,见闻颇广,瞧清二人的装束,不禁心念一动“不怕鬼吓人,就怕人吓人。莫非不是什么行尸走肉,而是潇湘派在此装神弄鬼?”他眼睛霎也不霎地盯视着二人,那两名汉子却似没有瞧见他,一对几乎都是眼白的眸子,直勾勾地瞧着前方,眼神空洞,涣散而无神。
一劫低头瞧去,月光之下,两名汉子在地上现出两团淡淡的影子,暗自忖度“月亮照见影子,是人,不是鬼,果是潇湘派在此故弄玄虚。昔日游方荆湖、夔州之时,曾听人说当地有潇湘派的赶尸匠人,专在深夜以阴锣、招魂铃开道,移尸走灵,甚是诡秘,行路之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潇湘派得足迹向不踏出溆浦、辰溪、沅陵、泸溪等地,何以会突然来到江南,做此营生?”转念又想“这些赶尸匠装神弄鬼,吓唬人,胆子小点的,还真以为是赶夜路遇上了饿鬼,只怕还未等他们靠近,早已吓破了胆,逃得远了。”
一劫思忖之际,那两名汉子已来至身前,表情僵硬地盯视着他。一劫心知这些赶尸匠行事诡秘,不愿轻易暴露行踪,招惹了他们,极是难缠,但山路之上又避无可避,只得硬着头皮,合十说道“山僧夤夜赶路多有打扰,还望二位施主见谅。”
一名中年汉子忽地冷声说道“马车留下,老和尚自己滚得远远的吧。”声音沙涩冰冷,不带一点生人之气。
一劫心中一凛,道“你说什么?”寻思“潇湘派越来越不成话了,到了江南,竟然改做起了劫道的营生?”说道“山僧两袖清风,随身之物仅有一瓶一钵而已,车中更无什么金银财宝,施主说笑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那中年汉子怪眼一翻,喝道“叫你留下就留下,啰里啰嗦的作甚?还不快滚?”右臂一抬,五根又细又长的手指箕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