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阴阳桃花林(1 / 4)

烽烟乱世 月照潭心 7349 字 2020-03-22

第二十二章 阴阳桃花林

沅江上的小插曲并未对姜歌前往桃花坞游览古迹的行程有多大影响,小舟溯流而上,撑杆的舟子并不吃力。反倒是之前在临沅城南门外的沅江边,姜歌轻松出拳,一拳便迅速解决了问题,当时舟子是见着了那汉子的魁梧健壮才想着赶紧离去的。哪成想如此不中用,白瞎了一身好肉。

福伯依旧云淡风轻的喝着茶,姜歌也立于舟头凝神养气。

舟子好奇未来少主尚未及冠,看上去也并不是那粗野武夫的体魄,反倒一身的静逸温润,更像是江南书香门第走出来的谦谦君子。

舟子计算着到达桃花坞尚有不短的距离,少主也不曾吩咐着急赶路,总归要花费一些时间,闲着无事便轻声向大管家福伯询问起少主的事情,一拳撂倒一个大汉可不是随随便便谁就能做到的,虽然在府中听说过一些福伯和少主南归的事情,多半也是东拼西凑的只言片语,根本做不得数。

慢悠悠喝茶的福伯心情也是极好,顺利南归,这把老骨头没有丢在江北,一半的路程可都是眼前那席青衫下的少年背着走完的。

打那长安城头的拼命厮杀,到那匈奴游骑一路的追杀,再到羌人斥候毫无规律的隐秘围杀,哪一天不是在生死边缘疯狂的试探,一把老骨头的福伯一路上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死在少爷前面,好让少爷少个包袱,成功南渡的机会就会更大一点。

谁知道,少爷在长安生活的那十来年每日坚持练的拳,救了少爷也救了自己这条老命。

五十好几快六十的贱命在这风雨飘摇的世道里还能活下来,还是被十几岁的少年人救了无数次,能不惭愧,能不感激?

所以,在见到临沅城外迎接少爷的人到之后,福伯就径直昏迷了过去,这一睡就是两天三夜,心里紧绷的那根弦才算松弛下来,也幸亏少年给自己吃过一颗天门山道人赠送的续命丹,才勉强留下一口气,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这才恢复过来,能陪着少爷出城散散心。

这条老命,救下来了,能继续陪着眼前的少年人走着他的人生,够知足了吧?福伯一口气喝完杯中的碧绿茶水,心中想着,当然不知足,得如少爷说的那样,福伯得活着,长命百岁,有一天会有一个小家伙开口叫福爷爷骑马马,到那时才能心满意足,可还是不能死,终有一天,这天下听见姜姓都得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的时候,才可以真的闭眼睡去,见到姜家祖先才有脸不是?也才能挺起腰杆跟四位族老说一句“对不住了族老,少爷太优秀,忍不住多看了些年,功成名就,天下太平了,才敢到这边复命。”

还躺在床上的福伯一寻思,还真是,少爷说的对。这哪能过去见族老呢,见不得见不得,得多看些年,等少爷功成名就,等天下太平。

于是福伯的身体恢复的很快,也才有了这次的出游。

虽然福伯没有过多的去说南归的惨烈经过,可还是把撑船的舟子听的一愣一愣的,这一趟换做自己,怕是老早就交代在长安城了,哪能有后面的事儿呢。

四十多岁的舟子还算壮年,看着比自己大了一轮多的白发老人敬佩的说了句老哥是条汉子,少爷更是爷们儿,比自己家的那几个只知道下河摸鱼的兔崽子强了不知万倍,不愧是少爷,真真儿的少年英雄。

福伯大口喝茶,当作是烈酒入喉,爽快。

少年英雄,当浮一大白。

--------------------------------------

桃花坞本身其实只是块荒地,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现在的桃花坞,世代生活在武陵的炎帝后人都说不上来,族谱上也没有过记载。

从临沅城沿着沅水向西而行三十里,见沅水边有青色石板堆砌而成的半圆阶梯状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