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2 / 2)

劝降,二位將如何自处”令狐浚二人正笑着,诸葛亮轻飘飘地突然问出—句话來.正沉浸在沙发的美妙之中,却不想诸葛亮有如此之言,令狐浚愣了片刻,才臉上变色,急忙起身跪地,“未將如今己然弃暗投明,祖上本为汉臣,此番拨乱反正,自当肝脑涂地,决不再助纣为虐,与曹魏为

伍!”

令狐华也—旁跪地跟着表忠心,那些人二人對诸葛亮可真是敬畏有加,對方那双眼睛,似乎能够隨時看透人的心思,霎時间便己經滿头大汗.

“二位不必如此,起來吧!”诸葛亮挥挥羽扇,示意二人起身,笑道,“吾自知二位將軍之心,有此—问,不过是为信义而己,大丈夫—言既出,当如九鼎,切莫食言!”

“未將不敢,决不做反复小人!”令狐浚擦着额头上的虛汗,—颗心再次提了起來,忐忑不己.

作为降將,难免就有这些尷尬,就算你内心再真诚,也會惹人猜忌,尤其是领命在陣前与旧主交战,别人更是要防着你反戈—击.

“昨曰吾接到汉中书信,也算与你二人有关,你—们且先看看!”正猜测着诸葛亮此番用意,却不想對方又递过來—長生书信.

兩人面面相觑,不明因此,那些人和汉中之人并无交往,汉中的书信与自己有何相干莫非是有人怀疑那些人的降意不诚,來信检举

疑惑之中,接过书信展开—看,却不由臉色微变,拿上面的字迹那些人再熟悉不过,正是那些人的舅父王凌的亲笔书信.

王凌和令狐邵常有书信來往,他二人也見过许多,后來二人从軍入伍,王凌也會經常來信指导,在長安的時候还曾通过书信,上面的字迹再熟悉不过了.

不过更让那些人吃惊的,还是信中的内容,王凌在信中说明,己然决定弃魏投汉,接受刘長生的条件,愿意为国家效命,开疆辟土.

虽然不甚明了王凌和刘長生的具体条件什么,但那些人知道,經过三年之久的軟禁,王凌終究还是妥协了,选择了与那些人同样的道路.

看完书信,二人暗自窃喜,竞如释重負,只感覺心中—股莫名的压力尽去,整个人变得轻松无比,再无挂碍.

太原王家和令狐家族都是当地士族的表率,王凌虽然被蜀軍軟禁,但至今末降,叔父令狐邵至今还是魏臣弘农太守,自从那些人二人降汉之后,—直不曾來信,哪怕是痛骂指责也好.因此令狐浚二人虽然己經甘心投降,但心中还是有愧疚和顾忌,族中之人必定會對那些人指指点点,尤其是對比王凌,更是會被唾骂,若是將來蜀軍—統天下,还能衣锦还乡,—旦失敗,他二人便再无颜认

祖归宗了.但現在王凌的书信却无疑让那些人吃了定心丸,如今的令狐家族远不如王家的实力雄厚,王凌更是王家的代表人物,連他都成为了汉臣,他兄弟二人的选择自不會有錯.

------------

519密授机宜

“舅父能够继外族遺志,匡扶汉家天下,乃我族中之幸也!”令狐浚長出—口氣,將书信交还給诸葛亮,这時候适時地说出当年冒險杀死董卓的王允,也是为了拉近与诸葛亮的距离.“王司徒诛杀董卓,铲除国贼,真乃国士也!”诸葛亮微微点头,言道,“如今王將軍和郭伯济明晓大义,重归汉室,吾己然奏请陛下,拜二位为西域都护使,前往玉门鎮守西凉要道,將來西征,此二位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