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扶着酸疼的腰,道:“刚换过,要走动着哄哄。”
杨华抱起来来回走动着轻拍婴儿的背,小海渐渐的不哭了,张着小嘴打了个哈欠睡着。
“看好什么时候搬家了吗?”周玉问,农村的乔迁是大事,要挑黄道吉日,从老宅把旧物件搬过来。
杨华走了几步,道:“正月里不易搬家,看了三月里有好日子,等三月吧。”这就意味着,要么回老宅住,要么就现在先住在这边,周玉石不愿意回老宅的,自己怎么会在四面透风的房子里坐月子,就是被撵的,周玉可不想再回去听别人辱骂。可是不回老宅的话,就要在新房子里过活,东西不齐全,始终是不方便的。
“杨华,搬家的事情不急,既然盖了新房子,就要把房子弄的像个样,你看,现在只有一个框架,连个房间也没有,等搬家过来,他爷孙俩总要有个房间吧,总不能坐在堂屋里,还一眼看得见谁睡哪里?换个衣服还得叫大伙出去吧?”
周玉指指四周:“现在趁着还没搬家,盖房子剩下的砖头也有,沙子水泥也还在,村里的人过完年还不会急着出门打工,请他们来,把这屋子隔出几个房间,耳房也弄出来做几个牲口圈,以后是要在这边过日子的,这样才方便。”
杨华有些犹豫,周玉知道,现在大家看在杨华还在村上任职,请人也是比较好请的,等杨华不在任了,大家都是看菜碟下菜的,既然盖了新房,就要有新房的样子,周玉戳了戳杨华,等他的意见。
杨华沉吟了一下,道:“也行,等初三过了,我就去找人帮忙,楼板要不要一起弄,这样冬天会暖和一些,楼上也能堆粮食。”周玉点点头,:“一起弄吧,帐大了不怕,反正迟早是要弄的,早弄好了,大家住着也舒服。”
杨华有些诧异,以前提起要花钱的地方,周玉总是舍不得,一直说先等等,等帐还清了再弄。周玉心里确实很高兴的,这房子可是提前了20年开始修了,虽然院子跟围墙没办法一起弄好,但至少房间楼板先弄好了,现在的楼板还不贵,三间房子也就五六百就可以弄好,上辈子可是花了三千多块呢。
杨华道:“那等信用社开门,我拿贷款证去看看还能不能再带点钱出来。”顿了顿又说:“这几年酿酒的人多了,酒水不好卖了,再酿几年,我也不酿了,赚不到什么钱。”
回到九十年代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