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蕨菜(3 / 4)

[ID步行街:主播今天又换地图了吗?背景又变了好像。]

康强点点头,随后调转镜头对准了面前的一棵半人高,顶端红红绿绿弯弯曲曲的叶芽,筷子般粗,表面有纤细的白色绒毛的植物。

[龙龟薄纱鳄鱼:咦,蕨菜啊,主播已经选好目标了嘛。]

[咕咕咕子:我吃过蕨菜,有点接受不了那个味道委屈]

康强将直播支架固定在地上,镜头对准面前的蕨菜,然后走到蕨菜旁边蹲下来。

用手指了指蕨菜乐呵呵说道:“刚爬山就遇到了“山菜之王”蕨菜,那给大家说说蕨菜吧。”

[鱼非鱼,你是狗:来吧主播,我准备好了!]

[西瓜水:hurry up!]

康强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用感慨的语气打开了今天的直播。

“有着“山菜之王”头衔的蕨菜可谓最古老的蔬菜品种。

华夏先民食用蕨菜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3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先秦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已有描述采食蕨菜场景。

如《诗经·召南》第三首《草虫》有“陂彼南山,言采其蕨”之句。

汉代辞书《尔雅》在《释草》部分也有关于蕨菜的记载:“蕨,鳖也,菜名。”(补充:后来衍生出专用字“虌”biē,指蕨菜的蜷曲叶芽)

宋代陆佃为《尔雅》所作的注释《埤雅》进一步阐述了蕨菜之名的由来:“蕨初生无叶,状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谓之蕨。周秦曰蕨,齐鲁曰鳖,初生亦类鳖脚故也,其苗谓之蕨箕。”

[咕咕咕子:主播直接诗词开路?!今天那么硬核啊!]

康强笑笑用手摸了摸蕨菜弯曲的叶芽。

“实际上,我们通常所说的“蕨菜”并非一种植物,而是多种可食蕨类植物的统称。

我国自然分布的食用蕨类植物约有29科39属95种,其中约27科34属90种蕨类植物幼嫩的拳卷叶、营养叶或孢囊柄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蕨菜”。

蕨菜可用来制作时令蔬菜、制成干菜或罐头;约13科13属45种蕨类植物根状茎或茎杆髓部中的淀粉(俗称蕨根淀粉)被用于制作羹汤、粉条或酿酒。”

直播间还在不断进入新人,然后就被康强的话给吸引住了,暂时停留在直播间,这也让康强的直播间人数一直在向上爬升。

“主流的食用蕨菜主要是欧洲蕨 ;俗称“黄瓜香/野鸡膀子”的荚果蕨,俗称“山苏”的巢蕨,俗称“毛蕨”的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和水蕨属,及俗称“菜蕨”的蹄盖蕨科,双盖蕨属成员。

就口感和营养价值而言,荚果蕨和巢蕨堪称珍品,但在餐饮界通常被“另立门户”,不与其它蕨菜为伍;凤尾蕨属的蕨菜在餐桌上最常见,口感要好于欧洲蕨,后者又优于“菜蕨”和“水蕨菜”。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出名的可食用凤尾蕨莫过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星蕨菜”,它是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特产;它的“堂兄弟”、着名的“吉林蕨菜”则是吉林省吉林市的特有植物。”

[我余某不是空军佬:主播你太高估我了,给我讲那么多品种我也不认识啊捂脸]

[咕咕咕子:主播这是上难度了啊笑哭]

“没事,主播后面把这剪辑一下配合图片发主页和快时代上面,到时候大家去看看就行了。”康强笑着回答道。

[西瓜水:好哦,主播总算想发作品了。]

康强又继续开口说道:“至于人类从何时开始食用蕨菜,具体年代已不可考,国外学者推断人类祖先至少在60万年前已开始采集和烹食这种林间常见的野菜。

有趣的是,蕨菜在欧洲也曾被视为“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