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文王与真相(3 / 5)

关公战秦琼 敌流 2788 字 3个月前

呵呵,这老头对人间现代的词儿还挺熟悉呢。

见大家都是一脸严肃地听着,也急忙收了笑容,老实地听下去。

文王道:

“大家自然要问:你说了半天,你指使他们做了这些那些的,到底想干什么呢?

“现在我就来告诉大家,我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想让九尾狐说出她心中的怀疑。

“因为,她心中的怀疑都是对的。

“也就是说,当年,紫微大帝的死的确是我一手策划的……”

众人虽然对这个结果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从文王口中这么明确地说出来,还是觉得有些吃惊。

文王说到这,看了伯邑考一眼。

那伯邑考面如死灰,表情痛苦,紧紧咬着嘴唇,身子都有点哆嗦了。

文王叹了口气:

“唉,父子一场……

“其实,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又何尝不是心如刀割!

“这都三千多年了,每每想来,我依然心痛难当……

“可是,大丈夫做事不拘小节,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了成就一番伟业,总要有人做出牺牲,哪怕他是我的亲生骨肉……”

众人听着,都觉心情沉重。

文王显然也有些动情,停了一下,继续说道:

“大家肯定还要问,伯邑考为人忠厚仁慈,颇有才干,又没有对我不孝的地方,我为什么要他死呢?”

是啊,为什么呢?

关小刀也在心中发问。

文王道:

“其实,不是我想让他死,而是他的两个先天不足,使他必须死。”

关小刀纳闷:看那伯邑考身体健康,一表人才,有什么先天不足了?

听文王道:

“这第一个,就是他并非太姒所生。

“至于他的生母到底是谁,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是‘嫡长子’!

“唉,这是他虽然已经被立为太子而最终到底被我抛弃的根本原因……”

关羽突然插话:

“姬先生,我在世时也曾熟读《春秋》,不少文献上都说伯邑考就是‘嫡长子’,说您夫人太姒一共生了十个孩子,老大就是他,老二是姬发……

“您怎么说他不是‘嫡长子’呢?”

文王反问:

“您……您是哪位?”

关羽道:

“在下关羽。”

文王道:

“哦,原来是关帝爷,剃了胡子,一时没有认出来。

“文献?什么文献能比我这个当事人说得更准确呢?

“他们这么说,我能理解,因为他们把我捧到圣人的高度上去了呀,他们要维护我的光辉形象呀,他们怎能让后人知道,他们所树立的一个圣人榜样,少年时也是个荒唐风流的浪子呢?”

关小刀没有完全明白,“荒唐风流的浪子”与伯邑考有什么关系,但知道,文王这么说,这“荒唐风流的浪子”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不由在心里感慨:

看来,这世上的确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啊。

圣人尚且可能犯错,我凡人小屁孩关小刀,虽然也是个“好孩子”,偶尔犯错,跟秦玉京动手打了一架,又算得了什么呢?

嘿嘿。

听文王继续说道:

“大家都知道,‘立长不立幼’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但‘长’也好,‘幼’也罢,前提必须是‘嫡’。

“而‘庶’,是永远难登大雅之堂的……”

这几句话关小刀没大明白,什么“长”“幼”“嫡”“庶”的?

干脆也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