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有趣的回隆镇(2 / 4)

上缴时还需要经过一段距离的陆路运输,这也使得其运输成本大幅增加。

也正因为如此,河南在明代成化之后一直都希望朝廷方面能对兑运地点进行更改,以在河南边上的回隆镇来代替小滩镇。正好在正德初年,因漳河决口导致小滩镇附近的河道淤塞不通,于是朝廷方面就暂时将兑运地点调整到了山东临清,但在不久之后又恢复到小滩镇。

后来由于漳河决口再次影响到运河,河南当地官员企图抓住这次机会奏请朝廷改兑运地点至回隆驿,结果却被否决了。直到嘉靖九年,河南多名官员数次共同上疏请求改回隆镇为兑运地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朝廷方面终于同意在次年撤销小滩镇的署衙,开始在回隆镇改建。

但是,河南的漕粮兑运地点改到回隆镇之后,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久,在嘉靖十一年十月,朝廷方面又再次下令“诏遮洋、山东二总兑运河南粮米于小滩镇交兑,着为令”,于是,一切又都回到原点。在此之后,虽有河南的官员不断上疏请求改回隆镇,但最终均未能实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但是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也足够让回隆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回镇上的建筑和人口也为此增加了不少。

由此看来,在河南为漕粮兑运地更改的不懈努力中,回隆镇一直是河南官员认为的理想地点。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免除陆运之苦,更在于河南当地历来有将回隆镇视为自己所属地盘的想法。如果兑运地点被成功的改至回隆,那么河南方面因上缴漕粮等事所带来的各种灰色收入,亦可以让临近的州县得到不菲的收益。

其实,像回隆镇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小的地方都出现过,在一些行政区划交界的地方,一旦其能为地方上带来某种利益,那么各方都会想方设法的把它扒拉到自己一方。相反,一旦其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却可能被其拖累的时候,各方又会不约而同的把其给往外推,尽量让自己一方不和它沾边。

结果,往往使这些地方成为三不管的地带(比如后世鼎鼎大名的金三角,在后世回隆确实也曾被戏称为“金三角”、“小香港”)。

如今的回隆镇差不多也成了这样的地方,原因是回隆处于两地四县交界中心点,四道街分属四个县管,西街的人犯了事跑到东街,就出了县,西街就不能随便去抓。回隆在行政管理上属于都来管,又都管不到的地方。

随着回隆水驿再次撤销之后,回隆镇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又重新归于宁静。昔日因看中回隆镇的发展前景,很多富商大户们曾纷纷在回隆镇投资修建了一些大宅,结果没想到回隆镇的繁荣只是如昙花一现般的短暂,随着兑运地点又撤离了回隆镇之后,那些富商大户们也在不久之后,陆续离开了回隆镇,很多当时修建的大宅也因此被闲置了起来。

这也让胡文霆带着人来到回隆镇之后,花不了多少钱就拥有了临时的栖身之地,不用再通过搭建帐篷来解决住宿问题了。

同时因为回隆曾经是一个商业繁荣之地,因此商业票号、钱庄、客栈、市场等也曾布满了各条街道,而在胡文霆带人来到时,许多也因为客流减少而被闲置了,于是胡文霆顺手也给收购了过来,节约了不少的时间成本。

总之,回隆镇的基础设施方面还是比较齐全的,时下该有的设施基本上都已经具备了,胡文霆所需要做的就是,再度把它们给利用起来,同时还要想办法让回隆镇再现史上曾经的辉煌。

胡文霆则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原先的回隆水驿衙门作为自己的办公及居住地。明代的水驿衙门通常都设在水路交通要道,其布局一般较为严谨。回隆水驿的衙门设在镇子的东南侧,是比较靠近卫河边的。

衙门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宽敞的厅堂,用于办公和接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