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又结识一大佬(2 / 5)

匆的来找胡文霆,说万岁爷有事要找他商量。于是,胡文霆在叮嘱秋萍一句,让她别忘了去工地找人的事之后,就跟着王承恩一起往皇宫赶去。

随着王承恩和胡文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再加上王承恩也知道胡文霆和朱由检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在路上的时候,不用胡文霆开口询问,王承恩就主动的告诉胡文霆,这次万岁爷找他大概是为了什么事。

王承恩说,兵部左侍郎范景文范大人今天从通州赶回京城面圣了,现在正和万岁爷在乾清宫议事,估计万岁爷这次召见,应该和范大人的事情有关。

范景文可是一位名人啊,胡文霆清楚的记得史料中有一段关于他的记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破宣府,前锋直逼京师的奏报传来,范景文茶饭不思,夙夜忧叹,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独自一人对月流泪,念念自语:“身为大臣,不能仗剑为天子杀敌,虽死又有何益?”

有大臣提出让崇祯弃京南逃,以避锋芒,对此,范景文坚决反对,说:“团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除这以外,我什么也不知道。”意即坚持到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此事讨论来讨论去,终无结果。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崇祯帝又将范景文召至宫中,此时,范景文已有三天未进饮食了,见到皇上,放声大哭,言词断续不能成句,崇祯帝不由也暗自落泪。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城池失陷,起义军拥入京师,包围官宅府邸。闻此讯,范景文急速赶到宫门。宫人说:“皇上已经出去。”他又急速赶到朝房,发现贼寇已经堵塞道路。

随从的人请他换下服装回家,范景文说:“皇上出去了,我怎么能回家呢?”就在道旁的庙中草拟遗疏,又用大字写道:“身为大臣,不能够灭贼雪耻,死有余恨。”

说完就到演象所拜辞阙墓,跳入双塔寺旁的古井而死。范景文死的时候,犹以为皇上已逃亡南方,殊不知皇帝已自缢身死。

这可一位非常有气节、非常值得后人尊重的人物啊,想到这里,胡文霆觉得自己在见到范景文的时候,应该表示出对他的足够尊重。于是就问一旁的王承恩道:“王叔,待会我在见到范大人的时候,应该怎么称呼他才能表现出我对他的尊重呢?”

王承恩笑着对胡文霆说道:“按他们文官的那一套来称呼的话,公子您可以称范大人为少司马,这样会显得比较庄重一些,不过公子您直接称呼他为范大人也没事,您是武官,没有他们文人那么多讲究。”

对“司马”一词,胡文霆还是有些大致印象的,知道应该是和军队有关,所以就顺嘴又问了一句:“那兵部尚书是不是就应该称大司马了?”

王承恩笑着对胡文霆点了点头,表示胡文霆说得没错。

胡文霆接着想到,反正一路上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此机会多向身边这位百科全书问几个问题。

于是胡文霆接着问道:“王叔,那过几天我见到卢象升卢大人,又应该怎么称呼他比较好呢?还有,我对您的称呼是不是也不太符合当下的规矩?”

王承恩笑着回答道:“卢大人目前的职位是右参政,可以用大参来称呼他,今后若是卢大人再往上升一级,成了布政使,您就可以称他为大藩岳了。

至于咱家嘛,公子爷您怎么称呼都可以的,咱家又不是不知道公子爷您的心意,何必在意用用什么称呼呢。

不过不瞒公子爷,外人有时候给咱家一个面子的话,会称呼一声中相或内相。对其它有些许官职在身的宫里人,则可以称呼一声中官或大监。”

王承恩的话音刚落,胡文霆就朝他来了一句:“谢过内相大人的指点!以后这些方面的知识,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