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淼哈哈大笑了几声:“事情要从几天前说起。”
说到这里,汪淼就开始回忆过去,时间回到数日之前,春耕刚开始的前一天:
“汪道友来盐城这么长时间还习惯吗?”
“习惯,习惯,在这里吃得惯住得惯,没什么不习惯的。毕竟,当年我也是野人出身,小的时候也吃过不少苦头,如今在盐城好歹天天能吃饱穿暖。最重要的是,鱼干管够!咸鱼管够,这样的生活其实已经很好了。”
看着汪淼脸上的笑容,姜华就知道,这是一个真的没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炼气士。
这种炼气士,姜华很喜欢。
至于那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炼气士,只要愿意效忠于盐城,姜华也喜欢。
至于心态问题,只能说人各有志,暂不强求,求同存异。
作为主君,要的就是知人善任。
一个炼气士,自觉自己高人一等,那就不让他负责和底层百姓有关的事情,让他负责他擅长的事情。
这才是主君该做的,知人善任,这方面得向刘邦多学习学习。
姜华点了点头:“盐城别的不够,这鱼干和咸鱼还有鱼松之类的确实管够!”
海里什么最多?
除了海水就是海鱼以及海带等海产品。
海盐的价值自不必说,盐城八百年来靠海吃海,主要吃的就是海盐和咸鱼。
那个时候盐城的咸鱼在整个东方五郡之地都是硬通货,拿出去可以直接当私盐用。
而开拓东宁岛之后,姜华更是组织了一些领悟了水行真意的术士专门负责捕鱼。也不用刻意去抓捕成了精的大鱼,专门针对海里寻常的海鱼即可。
这些船队,往往水行术士们一道法术,就直接抓捕了成千上万斤的海鱼,每次从海外归来,都能至少带着上万斤乃至十万斤的海鱼。
接着就是组织人手,把这些海鱼迅速制作成咸鱼,否则时间一长就坏掉了、烂掉了。
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术士、道士,每天就能抓捕数十万斤的海鱼。
尤其是熟练之后,一个配合完整的道法小队再加上一艘船队,每天的收获都极其惊人。
如今,东宁岛上特意建了好几个小的港口,专门供这些捕鱼小队歇脚。每一个港口附近,都建设有初级的咸鱼工厂,大量的老弱每天在这些工厂之中制作咸鱼。
如今的盐城,别的不多,但咸鱼是真的管够!
海盐,也直接管够!
很多国人过了最初的那股热情劲儿之后,已经不怎么吃海鱼了,天天吃天天吃,一开始的时候很感兴趣很好奇,一天吃个十几斤,到了后来直接吃腻了,如今偶尔才吃。
可对于很多野人而言,哪怕是吃腻了也比没得吃要幸福太多,他们根本就不挑食。
“确实,海鱼太多了,而且海妖的重量比陆地上的妖怪重多了。”
“陆地上一头寻常的妖精,可能才几百斤,小妖才几千斤,大妖才几万斤。”
“可是这海里面,别说几千斤的妖精了,就是几万斤的妖精也随处可见,几百万斤的大妖到处都是。上个月的时候,我无意间杀死了一头海里的大妖,这头大妖的尸体重达三百多万斤,去除极少数很有研究价值的地方,其他的我都卖了。也幸亏如今盐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否则,还不知要卖到什么时候。”
寻常的肉类,如果是猪肉,只需要十钱一斤。而妖兽的肉,百钱一斤起步。大妖的肉,千钱一斤起步。虽然海妖的肉质以及肉类的各种价值都不如陆地上的大妖,以至于便宜一些,但也能卖到三百钱一斤。
当初那头三百多万斤的大妖,汪淼直接卖了十亿钱!
这么多钱,汪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