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发行方光鲜传媒称:《阿童木》的票房已超过4000万,创下了动画影片首周末票房的新纪录。
而仅仅隔了数天,《中国电影报》却报出了另一组数字: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从各大院线的计算机终端获取的实际数据显示,《阿童木》上映3天,票房仅为1700万。
当时便有网友质疑,《阿童木》的票房造假,但发行方并未回应。直到本周,多家媒体接连报道之后,才捅破了这一内幕。”
“噗!”
两口子都喷了,褚青一屁股坐下,随便扯了几张纸巾擦手。就见那新闻继续报道:
“据记者调查获悉,《阿童木》的票房确实大量注水。而《中国电影报》的数据显示,同期上映的几部电影中:俄罗斯反恐大片《特工008》上映12天累计票房1260万,《倔强萝卜》3天累计票房580万。但他们的发行方却声称:《特工008》上映5天,票房超过1000万;《倔强萝卜》首周3天,票房达870万元。
这一现象在电影界相当普遍,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超过8成的国产电影都存在票房注水的问题。可以说,吹嘘票房已成为电影宣传的惯用伎俩,某些影片的注水程度甚至能达到50%。
究其原因,无非是人为的制造观影热潮,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通常首周票房被动手脚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段时间电影的新鲜度和关注度最高,如果票房红火,将大大增强后续市场吸引力。
眼下,几乎所有的新片上映,都会紧跟着出现‘首周票房飘红’的新闻,有的甚至还不到一周。数据竟然提前出炉了。”
“……”
两口子面面相觑,你说它是傻*逼,还是傻*逼,还是傻*逼呢?
新闻说的没错,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像《画皮》上映的时候,博纳那边就建议,要不要炒一下,幸好公司拒绝。但别家就算炒,数据也都是差不多的,谁像《阿童木》这么夸张,1700万能吹成4千万,比50%还多。
这种操蛋事,不爆光就是潜*规则,同行不会笑话你。可一旦摆在明面上,那就等着口诛笔伐吧,再牛*逼的公关也不好使。
“……”
两口子一直没吭声,直到进广告了,范小爷蹭地坐起来,拿起手机就拨了过去。
“喂,王姐……赶紧给我发消息,这段严禁个人采访,必须统一安排……嗯嗯,你知道最好了,行,拜拜!”
挂断电话,她才呼出一口气,跟老公对视一眼,不由阵阵后怕。
果然,消息传开后,程颖、王姐、黄勃、汤维等人接到了铺天盖地的约访函,众人通通婉拒,由公司统一处理。
相反,华宜那边可能还处于一种亢奋之中,竟没及时设防。
记者:“请问《风声》票房多少了?”
某工作人员:“估计快2.5亿了,现在还没下线。”
“那票房有没有虚高呢?”
“呃,实在到底,也有2.2亿了吧。”那边马上改口。
“为什么现在电影都虚报票房呢?”
“你是说《阿童木》吗?哎,主要它报的太离谱了。因为赔得太厉害,票房不得不报,又不好意思说实数,干脆说个虚的吧,反正也没人知道。”
…………
话说2004年以前,国内的票房都是人工统计,不仅耗时耗力,还不够准确。2004年开始,官方铺开了软件系统,通过互联网来计算票房,而负责统计发布的,正是总局的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
这是国内唯一的权威票房统计机构,来源于全国影院计算机售票终端实际收到的数据,每周二出炉,每周四在《中国电影报》上发布。
但由于发布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