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我们这边。”
次轮ban。
秦明针对性的摁掉凯南,再把辛德拉封锁。 只是。
这一切都是铺垫啊——
没了凯南,杰斯不好压垮慎,枯萎果断要求补出船长,如此一来,剩下的康特位既能防备小虎拿英雄,也能借用船长的大招支援跟上慎的保护,然后边路发育一片大好。
不管怎么想,这手船长都没问题。
“这套阵容算是SSG最舒服的了,小炮跟宝石不缺强度,慎不好针对船长,如果中路再补点输出,来个发条,那这个阵容就特别扎实。”
在记得焦虑的分析里。
左侧四五楼。
达成目的的RNG秒锁卢锡安、皇子。
“这?”
“慎辅助,皇子上单猪妹打野,还是说给香锅玩皇子,猪妹打上路?”
解说晕了。
他没想到对面ban加里奥,抢慎、封锁凯南,只是铺垫船长出场,然后用女警逼出ban位,放宝石,只是为了能让慎有舞台限制小炮跳脸,最后选卢锡安,强打中路,也能压缩大核选项。
RNG队员看到BP果然如主教练安排的那样进行,心里从容不少。
分析SSG的时候,教练跟他们讲过,Edgar在选角上有一个很致命的倾向,那就是过于重视阵地属性。
从小组赛到四强,SSG玩过的所有阵容都是差不多的类型。
再加上,两队的共识就是小炮。
也就是说,秦明计划放出小炮的那一刻起,对面的心思就是会放在怎么保证转线期置换不亏的思路上。
而且。
小炮作为下路答案,爆发、伤害、清线手段都不缺,但它唯一的缺陷就是集火不能分散。<拿小炮输掉的那一局就是如此,它能破阵,但它爆发伤害不能被别的单位吸收,被迫雨露均沾,不然,它的环境就很尴尬。
另外。
SSG阵地战很强,但进攻频次一般,讲究效率,一旦下路需要前排争取输出环境,又被迫提早接大团,就会放大SSG输比赛的概率。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卢锡安一出,中路很多都出不了。
最后。
似乎也只有岩雀有清线手段,又不至于手短被消耗。
看到这手锁定。
小虎忍不住感慨:这也在教练的计算之中嘛……
选人结束。
牌面很明朗了,猪妹换去上,香锅操刀皇子。
“我们这个阵容好像跟LZ打SSG的第一把很像,都是三路有线权,然后打野拿到皇子。”
“这一手慎加猪妹的摇摆太关键了。”
米勒分析道:“再来个卢锡安打进攻,只要前中期别断档,我们就有得打。”
摘掉耳麦。
RNG负责进攻,SSG负责防守。
此刻回到韩国的金猪猪看到这个BP很愤怒啊,这不是抄我答案吗,如果第一局三线进攻赢了,他就不信SSG还敢这么往中后期走。
他那天想的就是这个思路,你SSG天天想着保险保险,如果对线稳不住、中期拖不了,那不就得临时调整。
什么?
不调整。
那就再比比三路对线喽,我手握Khan、BDD,我又不怕打对线。
谁能想……
他的队员给的压力不够,反倒打完第一把自己心虚,不敢再这么赌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