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邸报的盛行(1 / 2)

魏晋干饭人 郁雨竹 1423 字 5个月前

第1123章邸报的盛行

晚课只有一个时辰,每天酉时到天黑的时候,主要给不进学堂,却又想识字的成人授课。

教化,一直是衡量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有什么样的教化比得过读书识字呢?

而读书,不仅仅是识字而已,还该知礼仪,明法律道德,这样才能约束自身,却又开放思想。

她直接将扫盲工作列入教化的工作衡量中,想要这部分政绩,那就努力的扫盲吧。

俩小孩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拿出课本来认真听课,在酒楼的谢魮等人也终于展开手中的邸报。

杨逸:“这文章……竟都分好了句读,而且好直白。”

卢温看了一眼酒楼里坐着的人,基本上人手一份邸报,便道:“可见朝廷不缺纸张,印刷邸报也甚是便捷,而且还便宜,不然不能所见之处皆有人手持邸报。”

卢温感叹道:“我等离开北地不过两年,再回来时却变化如此大,当初的满目疮痍,如今的生机勃勃,不仅饮食服饰有所改变,这民生百态竟也变化如此大……”

谢魮等人都一脸复杂,两年之前,谁能想到需要士子一字一字抄写才能流通的邸报会靠着印刷满天飞?

要知道,邸报是很重要的政治资源,一般的官员都读不到,需要有官品、有家世、有门路的人才能一观。

可现在,只要两文钱,他们就可以在洛阳城中买下一份邸报,知道摄政的大将军与朝臣们在商量什么政事,以猜测接下来有可能会实行的政策。

五月十三?

谢魮盯着新出的招贤考新规,在下面,赵含章还说,除了招贤考取才,若有贤才想要为国效力,也可通过各地官员,乡老和有名望的人举荐。

众人点头应下,起身结账离开。

“不是他是谁?当今天下,除了傅郎君,也就他郭景纯能称得上神算了。”

也就是说,从今以后,虽然取才的路径还是很多,但她取才主要从招贤考上来。

袁阳道:“你家与她家是姻亲关系,自是不必担忧了,但我们……”

那不就是明日吗?

谢魮合上邸报,问道:“州试在八月,你们要不要报名?”

谢魮等人则是张大了嘴巴,连忙去问他们,“兄台说的郭神算可是河东郡郭璞?”

他还看到邸报的封页下有一行小字提醒,说五月十三大约有急雨来袭,出行的人记得戴帽子或者雨伞。

卢温沉默了一下,最后咬牙道:“试一下。”

后来讨论中原的人太多了,闹得人心浮动,琅琊王就严禁邪书邪文流传,中原的邸报就被列入其中,谢魮就很难再买到邸报了。

谢魮扭头看去,是陈留江家的一个子弟,叫江濮,他们在江东江南不避赵含章的名讳,这样叫她习惯了,但在这边,大家对她都很尊重,口称大将军,甚至还有很多人会恭敬的叫她女郎。

所以他猜测中原的邸报可以供应到每一个郡县官员,却没想到,它还可以在外流通。

心中正是最复杂时,他听到身边一声惊呼,“赵含章……赵大将军提到了我们。”

“是提到了我们,还有江东的士族。”杨逸喃喃:“一视同仁,也就是说,我们若回来也不会遭受歧视和打压?”

卢温和袁阳等人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兴奋。

杨逸闻言也迟疑了一下,但很快摇头,“既然回话说要我们全都去,显然她也是想见我们的,那就没什么不好的。”

她都会勉力一见,若合适,必取用。

“嘘,小声点,现在钦天监是太常寺少卿郭神算负责的,要让他知道你骂他,小心他晚上派豆兵去你家找你算账。”

谢魮一脸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