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凭什么不让我种地?(下)【求月票】(3 / 4)

头皮会有些烫。沈棠的提议被顾德拒绝。

他道:“怕是不得空。”

沈棠问道:“这么忙?”

最近几日确实没怎么看到顾德身影。

“忙着联络以前的同窗,看看能不能找一些人过来。”自从知道主上的真实身份,顾德有些发愁。白手起家阶段无疑是最能培养感情、巩固利益的时候,眼前这人已经是西北霸主,好处显而易见,坏处也有目共睹——自己与子宽再怎么追赶,也不容易站稳脚跟。

为今之计,只能多多联络同窗。

尽量在最短时间弄出一番成果出来。

日后两方合并,己方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这些心思,顾德没有明说,夏侯御却能心领神会,默认他的行为。沈棠则是看破不说破:“原来渠清书院的学生?会愿意来么?”

顾德道:“主上勿要妄自菲薄。”

不提康国那个体量,就算是现在这个马甲,大小也算一个地方官,有稳定落脚处,招揽几个平民出身的同窗同学也不难。顾德私下有去打听康国情况,官员任命跟其他地区大相径庭,对受制于出身的学子而言有着致命吸引力。再加上顾德背书,招人简单。

当然,顾德没有拆穿沈棠真实马甲,只是跟同学说她不看出身,顺便给他们画了一张帐下兵马五千人的大饼。顾德眉眼舒展,笑着道:“目前已经有九人回信了。”

除了两个说太远要侍奉父母走不开的,其他都说要来看看,考察一下沈棠再决定留下不留下。算算时间,其他人的回信应该也在路上。沈棠听完瞠目结舌:“这么多?”

顾德不明白:“多?”

这才几个人啊。

沈棠扶额道:“以前没这个待遇。”

祈善也曾给朋友圈群发,结果就来了一个寻仇的寥嘉,其他人鸟都不鸟他,典型例子就是贺述。贺述嫌弃祈善的主公都是短命鬼。

要是当年贺述来了,捎带一个贺信,哪里还会有上南郡那一仗?沈棠能更早将吴贤脑子打飞。因为祈善,沈棠一直以为摇人很难。

沈棠说得含糊,顾德根据语境得出结论。

“看来,那位同僚的人缘不是很好。”

目前还是他写信呢,要是人缘更好的子宽也出面,最少有八成把握能将人喊来,甚至是已经有稳定去处的人也会愿意过来试一试。顾德没这么做,只是不想让沈棠误会。

渠清书院出身的人太多也不好。

容易给主上造成要架空她的紧迫感。

沈棠:“……咳咳,元良的人缘……”

某种意义上来说——

能有那么多仇家也算人缘好了。

沈棠以为自己对“好人缘”有了深刻认知,直到她看到有人拖家带口,横跨两个国家跑过来投奔顾德和夏侯御,瞬间傻眼。听自我介绍,这位仁兄原先还是一地郡丞啊!

不是,你们同窗都这么玩的吗?

更瞠目的是,此人还不是顾德喊来的。

对,不是顾德摇人摇来的。

准确来说是其中一个要侍奉父母的人心怀愧疚,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好朋友,大力劝说好朋友来试试。好朋友收到信犹豫两天,收拾家当,拖家带口,一路风尘仆仆来了。

他来了还埋怨顾德不够意思。

为什么只给其他写信,不给自己写?

顾德无奈:“你好不容易安定,总不能让你背离故土,远赴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好朋友故作生气:“你这就见外了。”

见到夏侯御,上一秒喜笑颜开,下一秒面色沉重。夏侯御受过破腹极刑不是秘密,眼下却重新有了文心花押,周身萦绕的也是文气,这就耐人寻味了:“子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