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章(2 / 4)

政府改派张锡銮为山西巡抚,并命曹锟第三镇进攻山西。

宣统三年12月13日,清军攻占娘子关,阎锡山采纳中国同盟会会员景梅九的建议,决定分兵南北,继续战斗。

阎锡山率民军一部北上绥远,曾攻克包头、萨拉齐并向归绥进军。

副都督温寿泉率民军一部南下河东,配合山西民军攻克运城、绛州并围攻临汾,在后方和侧背对清政府构成极大威胁。

参加辛亥革命,是阎老西一生中,最光彩的一页。

宣统三年12月初,南北议和已经开始,袁世凯违约派第三镇进攻山西民军。

在大军压境之时,阎锡山既慑于袁世凯的威力,又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遂同意同盟会会员景梅九的建议,致函袁世凯,如果袁世凯能协同军民,颠覆帝制,然后敷政共和,与民更始,则拥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南北议和后,阎锡山由归绥南返,行至xz,收到袁世凯不许他继续前进的电令。

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认为袁世凯手中不仅握有重兵,而且将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整个政治天平已倾斜到袁世凯的一边。

于是一面请求孙中山给予支持,一面派人向袁世凯表示诚意,又在建都问题上站在孙中山的对立面,赞同袁世凯建都bj的主张。

袁世凯看到阎锡山不同于其他同盟会会员,遂任命阎锡山为山西都督。

从此,阎锡山即主管山西。

拥袁称帝与反对护法的相继失败,迫使阎锡山接受教训,奉行三不二要主义。

即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

短命的洪宪皇帝,并没有长久掌握天下,这片大地换个几个临时的主人。

表面上韬光养晦,暗中却在扩军备战。

阎老西修建了可以大量制造步枪、机枪、大炮和弹药的兵工厂,又把军队由民国初年的4个旅扩编为17个师。

两次北伐,让阎老西改换门庭,南京政府任命阎锡山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但光头声称在中央有职务者不得再兼省职,应在京,无事不得离职。

阎老西知蒋光头为调虎离山,推诿不就,后在各方人士敦促下,始于11月5日就职,但并不到南京视事。

民国十八年12月,唐生智联阎倒蒋,阎锡山暗中首肯。

在唐生智发出通电后,阎锡山见其未将己名列于首位,在赵戴文等人的劝阻下,出尔反尔,转而与张学良等通电拥蒋反唐。

光头令讨唐军均归阎锡山指挥,阎于三零年1月3日亲赴郑州指挥作战。

光头为消灭政敌,密令何成浚与hen省主席韩复榘相机捕阎。

此计被阎老西的部下窃听电话获悉,他立刻化装,偷偷返回太原。

关系进一步恶化,双方厉兵秣马,准备决战。

但中原大战的结局,已经世人皆知。

坐山观虎斗的奉系,在局势日趋明朗时,于9月18日通电拥蒋,派兵入关。

面临南北夹击之势,阎、冯等反蒋军全线崩溃,蒋介石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

撤销太原的扩大会议,“国民政府”和“陆海空军总司令部’随即先后解体。

阎老西于民国十九年10月15日宣布下野,12月潜赴大连,黄粱美梦就此收场。

此战军民死伤近30万人,豫鲁两省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国力损耗,元气大伤。

他在大连蛰居期间,一面总结自己的从政经验,一面遥控山西军政大局,伺机而动。

今年年初的时候,阎老西在获取了光头的谅解之后,回到山西继续掌权。

掌权了,那就有利用价值。

河本大作手里是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