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庙堂之下(2 / 2)

,自幼就和子政一起长大。后来也是入了六英宫做了宫正,姑且算是个管家。

不过他可不是阉人,或者说,后宫的阉人很少。大部分是贵族子弟。唯独国君身边有个阉人相当出名,号称内相。言必称,中贵人。

“什么事。”

子政把册子收进了怀里,正襟危坐对着门口说道。

听到了子政的话,熊丹这才推门进来,躬身行礼。抬头一看,好个正襟危坐的俏郎君。

“哎,我的公孙啊!你怎么还能这么潇洒的坐着呢。朝歌城都快因为你的事翻天了!”

“我的事?我开牙建府,数日之前就已经平息了。怎么还闹得你慌慌张张的,一点也没师父的气度。”

“还气度呢!”

熊丹没了往日的镇定。

“公孙,长平君!子政!你知不知道,东夷胡人来我大商求援。君上和诸公都已同意了。后来,御史大夫董眷提议联姻,君上已经答应了!答应要那东胡蛮酋的女儿,给你填充内室!”

“答应了?”子政也有点稀奇,这个把脸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便宜祖父,居然能干出来这个事?“那,那个东胡蛮酋的女儿,长得好看么?”

在子政那几乎让人没法理解的脑回路下,熊丹只能选择退去。因为他太清楚自己的主君了。他能说出这种话,就代表着,他接受了这个安排。

看着熊丹离开之后。子政这才颦眉苦思。他坚信,能坐在国君位置上,一座就是近百年,还能让商国保持在九国前三的势头,必然他不会是个蠢蛋。

那,这个安排到底有什么意思呢?

“人尽皆知,人尽皆知。等等,这种事居然会闹到人尽皆知?不捂盖子就算了,还能有人推波助澜。”

子政只是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了,这是有人在狙击他呢。以国君那个好面子的脾性,自己真的有了个胡人侍妾,基本就断绝了争储的念想了。而国君能同意,无外乎也是表明一个态度。

公孙,长平君,姬姓子氏,政,非我所愿,难承宗庙!

只是这个态度,到底是给自己保驾护航,隐瞒真实想法。还是真的就是笃定了,他绝不会立自己为储呢?万般人有万般想法。

子政倒不是很在意。因为,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江湖了!

老子进了江湖,就当醉酒当歌,风流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