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僧眼碧(1)(2 / 4)

暮云碧 吴小舰 5205 字 2020-08-21

晚上酒喝多了,身上烦躁得紧,正想出去透透气。”说罢举步出了石屋。山中夜晚的空气清冷,冷风一吹,白衣雪酒意全无,便在屋外踱起步来。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只听木门“吱呀”一声,百里尽染和成堃走了出来。成堃高声道“白兄弟,我尚有公务在身,这便告辞了。日后白兄弟到了临安,由成某做东,好好叙叙话。”

白衣雪心想“成堃来得匆忙,也走得匆忙,想必临安发生了什么大事。”拱手道“虞候客气了,一路小心赶路。”

二人送走了成堃,回到屋内,百里尽染怔怔地坐在木床之上,面容冷峻,眉头深蹙,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全然没有了平日的洒脱疏宕。白衣雪见了,心下不免惴惴,想必成堃定是从临安城,捎来了什么重大的讯息,心下虽是疑惑,一时却也不敢开口相询,打断了百里尽染的思绪。

一老一少无言对坐良久,百里尽染忽道“雪儿,我明日去一趟临安。”

白衣雪颇感惊讶,道“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前辈还要赶往临安,是……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百里尽染轻轻叹了口气,道“太后本患有多年的目疾,前些日子,官家请来清虚庵的皇甫坦真人,替她治好了一只眼睛。官家为此十分高兴,重重赏赐了皇甫坦。官家想着太后的眼睛好了,还能再多享几年清福,可是……今岁入冬以来,太后的精神越来越差了,官家忧心如焚,一连多日没有视朝,敕令辅弼之臣祈祷于天地、社稷和宗庙,并下旨减免各地的租税,恩赦天下,就怕……就怕……太后她老人家熬不过……这个年关……”顿了顿,又道“官家连日辍朝,无心理政,而成堃行色匆匆,巴巴地赶到宝山,告知这个讯息,我担心……”

白衣雪吃了一惊,道“前辈担心太后……她老人家真的大限已到?”

百里尽染缓缓点了点头,脸色黯然,道“太后毕竟是上了春秋的人,就算是小病小灾的,也保不齐……保不齐……唉,我终是放心不下,还是去一趟临安为好,正好也为她拜寿。”

白衣雪道“好,我陪你一起去。”心想“翎儿对太后十分孝顺,如今太后的身子骨越来越差,想必翎儿也担心不已。”

百里尽染一摆手,说道“雪儿,此地距临安有百余里,你身子尚未康愈,经不起这一路上的仆仆风尘,还是在此安心静养。我快去快回,少则一两日,多则日,也就回来了。”

白衣雪一听急了,说道“据我所知,西域三绝都在临安城中,他们均非善辈,决计不会善罢甘休,还是我陪你一起去,路上也好多个照应……”

百里尽染打断道“我自会小心。就这么说了,明日一早我便动身。雪儿,你替我准备一些路上的水和干粮。”白衣雪见其意已决,虽心有不甘,也只好作罢。

次日清晨,天尚麻麻亮,百里尽染便打点好了行装,动身起程。白衣雪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出十余里方回。

他回到石屋,闷闷不乐躺到了床上,本想睡上一觉,心里却怎么也难以平静,一会儿想,百里尽染此去路上是否顺利,太后的身子,不知是否好了一些?能不能听过这个寒冬?一会儿又想,太后病重,莫翎刹当会守在她的身边,不知百里尽染此行能否见到她?

躺在床上思前想后,但觉心浮气躁,眼瞅着天色已是大亮,依然没有丝毫的困意。他一番胡思乱想,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此时的莫翎刹,正经历着一场足以改变其命运的惊天变局。

人间之苦,最是离别愁恨苦。莫翎刹自与白衣雪在泰宁寺分别之后,一路上郁郁寡欢,柠儿不时想着法子逗她开心,也是难得展颜一笑。

回到了临安城后,她每日里将自己锁在绛萼阁中,柔肠粉泪,朝思暮想的无不是自己的心上人,虽玉食锦衣,却终日郁郁寡欢,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这天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