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焚身火(2)(3 / 6)

暮云碧 吴小舰 72 字 2020-08-14

近。

百里尽染抬头瞧着屋顶入神,隔了半晌,方才黯然道“老夫哪有那个福分,她后来……跟着太后,颠沛流离,吃了……吃了不少的苦。”语气中大有愁苦之意。

白衣雪心中一动“翎妹曾说过,她出生在北方,直到一岁多的时候,太后銮驾南归,才由她带回了临安。靖康之难后,太后她老人家也被掳往了金国,在那里忍辱求全了十余年。百里前辈说她们颠沛流离,吃了很多的苦,想她们本是养尊处优惯了,那些日子真不知是如何撑过来的,又怎是一个‘苦’字,能够尽述的?”想起莫翎刹的一颦一笑,心头一阵甜蜜,又是一阵酸楚。

百里尽染微笑道“绍兴十二年七月太后南归,我随驾扈从,时值北地盛暑,一路之上酷热难耐,大人们都难以忍受,金人又中途反悔,滋扰不断,然而熹嘉公主却安安静静,躺在襁褓中,一点儿也不闹腾,乖巧得很,好像知道自己要回家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白衣雪笑道“熹嘉公主自幼冰雪聪明,非常人所能及。”心下暗笑“这位公主殿下如今长大了,与‘乖巧’二字似乎完全搭不上边。”

百里尽染点了点头,说道“普安郡王和恩平郡王也都还好吧?他们可都是太后的心头肉。当年还只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如今都已长大成人,能够替官家分忧了。”

白衣雪道“都很好。我有一位结义的大哥……”说着心中一酸,顿了顿,又道“正是在普安郡王的府上当差。他说普安郡王为人谦恭,礼贤下士,是一位难得的贤王。”

百里尽染拈髯而笑,连声道“好极,好极!”忽地面色一转,道“恩平郡王呢?没有总惹太后生气吧?”

白衣雪寻思“看来百里前辈与太后及二位郡王,还有翎儿,都有着极深的渊源。”又想“当初赵瑗不过是替赵构前往明庆寺祈拜,明庆寺中遇险,事先暗中伏下西域三绝行凶的,多半便是赵璩。如此来看,当是赵璩眼见东宫之位无望,竟行此险棋。”想着百里尽染与赵瑗、赵璩皆熟稔,一旦将赵璩的奸行逆举告出来,难免令他万分伤心,当下只将自己听到的有关赵璩的传闻,简约说了,明庆寺一节,则只字不提。

百里尽染听罢,面色凝重,坐在那里半晌不语。白衣雪见状,心中颇感不安。

静默中百里尽染忽地叹了口气,道“他如此顽皮胡闹,老夫其实也是偶所耳闻。三个孩子之中,若说最受太后宠爱的,还是这位恩平郡王,当真是视作己出,疼爱有加。唉,或许正因如此,倒让他养成了骄奢的性子。”

白衣雪道“晚辈听人说,官家近来时有倦勤退位之意,要在二位郡王中选取一人,继承大统,但他到底要选哪一位郡王,似乎还颇为踌躇。”

百里尽染眼中精光闪烁,说道“嗯。此事虽说是官家的家事,但太子之位关系国本,亦是国事,理当慎重而行。”

白衣雪道“前辈所言极是。”

百里尽染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唐庄宗李存勖骁勇善谋,中兴大唐霸业,可谓一代明主圣君。但他称帝之后,沉湎于酒色,无心治国,强征暴敛,以致百姓困苦、士卒离心,不过三年的光景,大好的基业便付之东流了,自己也落得个死于非命的下场。李唐王朝的高祖、太宗、高宗、玄宗,皆是雄才大略、勤政爱民的明君圣主,更有武则天这位女中尧舜,这才得以坐享国祚二百九十年。如今我大宋偏安一隅,且不说何时能够恢复中原大好河山,完颜亮登基后,虎视眈眈,再次南侵十之八九。官家倘若真的退位,须将千钧重担,托付给一位能担大任、能成大事之人,否则……”说罢眉宇之间,浮现一片愁云。

白衣雪呐呐地道“完颜亮在国内荒淫残暴,北方的老百姓是怨声载道,他自己根基不稳,难道还执意要渡江南下,攻打大宋?”

百里尽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