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由此痴(4)(2 / 7)

暮云碧 吴小舰 71 字 2020-08-02

”,虽受尽了屈辱,却又生下六子八女,而“别有子女五人,具六年春生,非昏德胤”。赵佶子女之多,其生殖能力之强,在历代皇帝中,可稳坐头把交椅,余人难以望其项背。

宋祚倾移江南后,随着赵宋抗金力量的增强,以及金国国力的衰退,宋金之间时战时和。金人逐渐意识到手中这些北迁的女俘,大有可加利用的政治价值,被掳女俘的处境,逐渐有所改观。少数皇室女性,被召入金国的皇宫,也有一些嫁给了金国的贵族,甚至还有个别的女性,作为金国的和亲使者,远嫁西夏异域,以示两国修好。

赵构登基后,十分挂念自己的生母韦氏,遥尊她为宣和皇后。绍兴五年(1135年),宋徽宗赵佶崩于金国的五国城,到了绍兴七年(1137年),凶问才传到南方,赵构得知后悲恸不已,思母之心愈盛,下定决心要与金议和,迎回生母韦氏。有一回他对群臣说道,“宣和皇后春秋高,朕思之不遑宁处,屈己讲和,正为此耳。”随即下诏,遥尊韦氏为皇太后。

其后赵构一味避战,专心媾和,虽有出于保住自己帝位的考虑,但确也与他欲迎回其母韦氏不无关系。凡有使节赴金,赵构都让他们详细打听母亲韦后的消息。

绍兴八年(1138年)七月,赵构派王伦赶赴金国,迎接宋徽宗赵佶的梓宫。他十分悲痛地对大臣们说,“先帝梓宫,果有还期,虽待二三年尚庶几。惟是太后春秋高,朕旦夕思念,欲早相见,此所以不惮屈己,冀和议之速成也。”

绍兴八年(1138年)十月,金国派张通古为江南诏谕使,萧哲为明威将军,来到宋廷行在临安,与赵构议和,许以归还宋徽宗赵佶的梓宫以及韦后。赵构这才时隔多年,从张通古、萧哲的口中,得到生母韦氏在金国安然无恙的确切消息,当真是喜极而泣,当即下旨筹建慈宁宫,以供韦氏归宋后居住。

然而金人弃信败盟,于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再次大举南侵。赵构一边大骂夷狄之人不知信义,一边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指挥军民力迎战。在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将领的抗击之下,金人遭到惨败。其后一心要保帝位,迎回母亲的赵构,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再次向金割地称臣,屈辱媾和,并将岳飞下狱处死。

绍兴十一年的除夕(1142年1月27日),岳飞在风波亭遇害。绍兴十二年正月(1142年2月),赵构的使臣北上五国城,迎归徽宗赵佶的梓宫以及韦氏。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七月中旬,韦氏一行自山东东平登舟南下,八月初六,渡过了淮河。自靖康之变被掳,隔了一十五年,韦氏才重又踏上赵宋的土地。

韦氏回归后,赵构极尽孝道,然而韦氏感念岳飞的忠勇无双,中心难以释然,遂在慈宁宫出家,自此终日身着道服。白衣雪自是不明其间的诸多隐情晦意。

鹄候良久,白衣雪正感焦躁之际,太后忽地开口说道:“是瑧儿么?”嗓音苍哑,气息颇为虚弱。

莫翎刹轻声说道:“是我,老祖宗。”转身对白衣雪道:“你在门外稍等片刻。”说着走进静室之中,在太后身边坐了下来。太后微微侧身,白衣雪瞧见她的一张侧脸,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已是耄耋老人。

太后微笑道:“鬼丫头,今儿怎么想起来看奶奶了?这一阵子又疯到哪里去了?”白衣雪听她这么一说,方才笃信莫翎刹的身份,寻思:“她是皇太后的孙女,那么也就是皇上的女儿,恩平郡王,则是她的哥哥了。”

莫翎刹笑道:“我能去哪里疯?大雪天的,外面太冷,我这两日都在瑗哥哥那儿,跟着他读书呢。”

太后微微一笑,说道:“读书?你个整天四处乱窜的猴崽子,倘若能安宁片刻,静下心来读一读书,倒是难得。”

莫翎刹嘟嘴道:“奶奶门缝里瞧人,把人忒也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