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结盟?那是不可能结盟的。(3 / 4)

王的子嗣。

这种段人传承和绝其祭祀的事情,在整个春秋的过程中不是没有,只是非常的少见。

时代已经进入战国时期,以后除非是遇到气量大的君王,要不然灭人国和绝其祀会变成常态。

吕武对于陈国、蔡国和沈国被楚国吞并其实并不感到意外,消息很早之前就收到了。

说起这三个国家,以实力来算也就是三流,他们之前还遭到了楚国的各种渗透,没有吕武率军南下“解放”了一波,迟早也是要被楚国消化掉的。

要说有什么改变,无非就是渗透陈国、蔡国和沈国的楚人被吕武命人杀掉或驱赶走,三国并没有抓住机会自强自保,甚至又让楚国派人轻易渗透和控制,自己找死又能怪得了谁?

吞并了陈国、蔡国和沈国的楚国,他们一下子能够增加约四十万左右的人口,到底是能够消化掉成为国力的一部分,还是遭到陈人、蔡人和沈人的抵抗变成麻烦,应该是前者的机率更高一些。

吕武过来接触士匄、中行吴和韩起,要说没有担忧楚国经过新一轮扩张变得更强大,那一定是假的不能再假的假话。

“齐国复灭莱国,莒国心生退缩,愿与齐国和谈。”中行吴说了一件吕武暂时没有收到消息的事情。

莱国覆灭了一次,国家的高层遭到了极大的重创,要说人口的损失倒是没有那么严重。

在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遭到创造,必然会使得那个国家就此出现走下坡路的状况。这个就是为什么大胡子要下令集中大波波各阶级精英,再去卡廷全部喂花生米的原因,主要就是哪怕无法进行彻底吞并,也要让大波波就此一蹶不振。

以当前的时代而言,齐国弄死了绝大部分的莱国高层,其实就是让莱国的统治力极大下降,明摆着就是哪怕能集结出一支大军,没有足够多合格军的官之下,大军想不成为乌合之众都难。

事实就是那样,有再精锐的士兵,缺乏合格的军官,失去了协调能力和配合度,基本也就等于不存在组织度。没有组织度的军队,士兵的个体战斗力再强,以集体而言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中行吴讲那话就一个意思:汉国的邦交实力被削了一国。

排除掉盟友的损失,荀国当前的状况其实挺好。他们一边在跟长狄交战,另一边已经攻克了鲁国的大量城邑。

鲁国很难受,最为难受的是齐国竟然没有拿出全部实力援救,跑去把莱国灭了。

齐国再一次灭掉莱国,没有学习楚国搞灭人国和绝其祀的事,挑了莱君的一位子嗣给予一块封地。

有意思的是,齐国给莱君子嗣的封地是一座小岛,现代被称呼为“大黑山岛”。

这一次,莱国的贵族被齐国杀得更严重,近乎于被杀绝了。

楚国和齐国搞出来的动静,无疑是在为时代的变动背书,诸夏这边已经抛弃掉了旧有秩序,进入到更为血淋淋的时代。

士匄又是一段咳嗽,喘息了一小会,笑着说道:“我等多国一体,未曾昭告天下,何不寻地会盟,以昭世人?”

想起这一遭啦?

展开正式的结盟,能够选出一个老大,再来就是让彼此的关系得到确认,不再是依靠默契。

中行吴和韩起当然赞成,三个人也就齐刷刷看向了吕武,等着吕武进行表态。

结盟啊?对汉国有什么好处吗?

士匄说道:“阿武可为‘伯’,二位以为如何?”

中行吴和韩起又不傻,当然是同意啦。

当盟主啊?吕武其实不是那么想当。

结不结盟什么的,对汉国来说有什么区别吗?

如果正式结盟,汉国东出还能是放着韩国、范国或荀国不动,跑去玩开拓飞地?这样的话,岂不是走了历史上魏国的老路啦。

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