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傻自从那一日在宜春院身受重伤,同随从逃出院来,手腕鲜血止不住,就怀疑那赵武功手掌有毒。走了一程,呕吐不止,晕倒在松林之内。这同伴也是体力有限,背他一路,兀自喘息不止,见了车辆经过,遂把他载在上面,到市镇雇了一号舟船,赶到天行山来。
山上董天俊得信,忙叫喽兵抬了一张藤榻,同董天熊一同下山。到了船上,把董天傻扶在榻上,喽兵抬到山寨。
董天熊见哥哥受伤甚重,忙去准备医治。
董天俊问那同去随从道“你们去紫云城游玩,因何弄得这般光景?被何等样人打得如此重伤?”
那随从便把如何到宜春院游玩,狎两个苏城姑娘,如何又来了赵武功,要这姑娘出接,如何董三爷发怒,与他交手,被他弄断手腕,如何逃走出院,雇船回来,细细说了一遍。
董天俊看那董天傻伤处犹如血海,十分沉重,天傻见了天俊,便道“大哥,小弟今番性命难保,只可恨赵武功这恶贼。大哥看兄弟之情,须要替我报仇。”
言罢,大哭了几声,那伤血从手腕处涌将出来,如泉水一般,顿时呜呼哀哉死了。
董天俊、天熊哭了一场,备棺成殓,合寨喽兵挂孝,请那僧道来做了几天道场。
埋葬已毕,董天熊要下山与哥哥报仇,董天俊道“贤弟,我闻得那小霸王赵武功修为颇高,待愚兄亲去走遭,见机而行,方可报得这个冤仇。你的性子太躁,如何去得?”
天熊道“大哥,几时下山去报仇雪恨?”
天俊道“凡事须要仔细,不可性急。且过几日,愚兄便去。”
那天熊少年性情,暗想“此事只要到他门口,待他出来时,把他一锤打死,便走了回来,有何难处?谁耐烦等他去报仇!”
算计已定,等到晚上,身旁带了些帝元,把两柄铜锤插在腰间,身穿白绫箭衣,脚上薄底骁鞋,跨上一匹银鬃白马,便下山来。
那守寨门的喽兵问道“四爷到哪里去?”
天熊道“我奉哥哥将令,到山下去寻风。”喽兵信以为真,便开了寨门,放他下山而去。
第二天早上,董天俊不见天熊出来,到他房间内一看,又不在里头,便问服侍他的喽兵。
喽兵道“四爷昨夜出去了未回。”
董天俊传问看守山寨的头目“可曾下山?”
少顷,守寨的头目回报“四爷昨夜下山寻风,至今尚未回来。”
董天俊听了,吃了一惊,知道他到紫云城去了,定要惹出事来,随即把山寨之事,交与董天帅代理,吩咐他们好生看守山寨,不要下山去做买卖,违令定按军法,自己装束打扮,佩了弓箭,挂了单刀,下得天行山,发开两条飞毛腿,望紫云城一路追来,那知影子全无。
那董天俊一日能行三百里,不多几日,已到紫云城。进得城关,便投宜春院而来。秦妈妈相接,问过了尊姓大名,奉过香茗。董天俊便说起董天傻之事,问那赵武功的消息。
却说秦妈妈听了董天俊一片言语,知是董天傻的弟兄,便把赵武功强贾风妻子,被王忠等人路见不平,打成重伤,现在家中养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然后唤梦中情出来,接到里边款待。
董天俊便吩咐他们“打发小二到赵家庄暗暗探听,近日可有人与他寻仇,有无动静,速来报我。”饮了几杯酒,摸出十枚帝元,偿了酒价,便辞别出来。
董天俊不贪女色,不喜欢寻花问柳,便在宜春院左近一家大客寓安歇,这店也是紫云城内有名的,叫做步升栈。
过了两日,那宜春院的小二回来,说道“赵家庄并无动静,赵武功的伤痕渐渐痊愈了。”
董天俊赏他五枚帝元,叫他时常去探听探听“有事便来报我。”他便遍处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