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细数四椒夸地广 概举三说论天长(4 / 6)

兰若蝉声 扫叶僧 15044 字 2020-03-22

“当然。

虽然椒字用来代指辛料,但这里面种类可多了。

最常见的四类辛料是川椒,秦椒,吴椒,越椒。

古时椒专指川椒,丑而麻面,性辛味麻。

秦椒称檓,色分赤黄,亦称花椒。

吴椒名榝,最是辛辣。

越椒辛甜,江淮之间,时喜用之,如今的名气却是最大。

其实好辛之人,首推吴椒。

川人虽有川椒,但趋吴椒之美,引入蜀中称为藙。

采藙晾干,以油煎之,其香扑鼻,佐餐索饼,最是美味。”

小王爷听祖莹言之凿凿,便将厨子唤了上来。

取来采买的所谓“越椒”,果然根根都是寸许长短,色红尖细,不似普通越椒。

便让祖莹向那厨子解释油煎之法,然后再吩咐煮些索饼,分与众人食用。

这索饼,就是现代面条的雏形,宽厚如带,类似现在西北的biangbiang面。

等到新鲜的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送了上来,那香味真是绕梁三匝,弥漫不散。

这第一碗,自然是端给了方才呛口的殷美人。

殷色可本来并不喜食辣,但这索饼的色香味都是极佳,腹中被勾起的馋虫可不依她。

于是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口气便将整碗面片扫得汤汁都没剩下。

那辛辣味道虽然将她双腮染得殷红,但入口的确鲜美。

就在她犹自回味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了众人的目光。

这时仿佛是那霸道的吴椒开始作用,殷色可只觉两颊发烫,忙忙掩面低首,似是半礼半谢。

众人见她窘得如此可爱,秀色可餐,更提了胃口,也都不客气的一番大快朵颐。

一时间厅中嚼食声,饮汤声,呲牙声不绝,都拜这油榝索饼所赐。

此时吴椒不及越椒流行,烹入菜肴并不常见,但鲜香的味道却胜其他辛料颇多,如此稀罕的吃食,自然可以算是珍馐美味,因此满案酒肉反倒无人问津了。

只有庆云吃得笃定,他夹了几片羊肉,拌在索饼里,一口口仔细嚼着。

那面和肉的嚼劲中合,辛香和肉香拌在一处,汤汁和肉汁混在一起,哎呀呀,这味道,还真是胜过了此前百味。

暅之此时最欣慰的,不止是盘中的索饼,而是眼见祖莹的博闻强识果然不负盛名。

一个小小孩童,能够引经据典对辛料诸多冷门种类如数家珍,见识确是不凡。

生具慧眼能够汇聚这干灵童的小王爷元延明,自然也不是普通人。

酒足饭饱,小王爷并未庸俗地唤来舞姬助兴,而是召集诸人品茗清谈。

清谈是魏晋士族的时尚生活方式,一般都是讨论三玄,圣人言。

但是今天小王爷挑的主题却并不空泛,在时人的认知下,简直就是相当有内涵的干货了。

“孤今日有幸与景烁先生同席。

久闻华林博士与景烁先生乃时下天文术数执牛耳者,今孤有疑惑,不知当言否。”

暅之郑重起身,深深一揖,

“暅之随家父观星断数,窥家父之学,不过一二。

而家父所知所较先贤天地,更如一粟之于沧海。

末学不敢妄论,若小王爷有所垂询,定当秉私直言。

若有谬处,恭请赐教。”

小王爷也起身还礼道,

“先生客气。

《志》云,论天有三说。

一曰盖天,天如盖,地如盘,天圆地方。

二曰浑天,地空悬,形如卵,气裹岩团。

三曰宣夜,宇无极,星无数,日月同辰。